代理商必須有學習能力,要預知和預判未來,誰能夠最早捕捉到品類或者渠道信息,就能搶占先機。第一位有肉吃,第二位有湯喝,第三位啃骨頭,第四只能喝西北風。
不是互聯網有多強,互聯網只是還原給辨別力越來越強的消費者一個真實的信息。今天把產品放最重要的位置,真正把好的產品給到消費者的時候,代理商才有未來。
成熟品牌到一定后期就是積累,觀望市場找準定位,要"賭",有賭才有贏的機會。
代理商作為夾在品牌商和終端店中間的那一層是不可或缺的。再好的品牌沒有渠道的支持,恐怕也無法深入消費者的內心。
商超直接面臨最大的條件就是客戶條件,商品檢驗不止放新品時檢驗,因為新品檢驗只是過了系統這一關,貨架上銷售需過消費者之關,過國家相關執法機構這一關。產品品質就需要足夠優秀。
作為代理商的立場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就是如何把費用減少。同時找優質客戶是必須的事情:可以給公司提高知名度;能有很大利潤空間有差異化;整合資源很重要。
在隱形費用的約定、促銷條件、促銷毛利、庫存的管理、合同費用和品牌商的分解、退貨條件等合同談判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多個方面。
地方性KA比國際性KA進場費用低一些,采購最需要的就是你能配合我的工作。你了解我就是了解這個系統,銷售量就將持續的有增長。
轉型要先打回原形,你的不可替代性到底有多大。代理商要給品牌帶來更多的價值,你對當地情況的了解,能給品牌帶來一些銷售渠道戰略方面的思考,也要給下游終端店一些經營理念。
互聯網思維最基礎的一個根本:需要有開放的心態和擁抱變化的勇氣。微利時代代理商該如何轉型,這需要代理商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分析。
現如今,日化行業競爭激烈,代理商說到底就是做為上下游對接的平臺,于上游對接服務于下游,只要我們把定位確定,打好服務的基礎,就能有所突破,至于夾不夾心,以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代理商能不能搭建好平臺,能不能更好的服務下游。
擁抱互聯網擁抱變化,未來要面對的對象,是互聯網的一代,要往互聯網方向轉型,代理商不需要考慮價值大小,在不確定性中尋找更多確定性。代理商以后的管理要有新的工具、新的方法、新的思維要和廠家配合一起走。
康王企業做了十多年的流通,隨著渠道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作為一個專業的口腔護理品牌,我們希望在日化專營店這個渠道上不斷發展。
把注意力回歸到產品本身,性價比更高更適合的產品才會吸引到消費者。廠家會越來越聚焦到做產品,很多代理商做線上渠道,思路發生大改變,具有獨特性優勢繼續做大做強。
作為在優秀的代理商都需要很好的廠家配合、支持才能共贏,如皓齒健的團隊。廠家代理商之間都是相互的,廠家的思路帶著我們經銷商走,配合起來就十分容易。
代理商要給品牌帶來更多的價值,你對當地情況的了解,能給品牌帶來一些銷售渠道戰略方面的思考,也要給下游終端店一些經營理念,給他們一些思考和戰略。
要真正和消費者互動,以消費者為中心,將消費者作為最后一個節點,形成化妝品行業的一個閉環,這是未來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有人為代理商的角色從全能型慢慢變成純粹的物流型、倉儲型而哀嘆,覺得代理商風光不再。我倒不這么認為,市場發展得越完善,競爭就越激烈,分工就越明確越細分,做一個專業的區域物流配送服務商有什么不好呢?卻足夠細分,又有足夠的門檻,干的活又足夠專業,這才是真正的小而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