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開始,本土化妝品專營店渠道的促銷就啟動了不良循環的按鍵,門店與門店、線上的競爭在不斷加劇,而價格戰成為了最簡單粗暴的武器。2015年上半年,智慧美妝店社群記者走訪西藏市場,拉薩街頭的化妝品門店也紛紛玩起了“買100送100”的營銷,而在10年前的拉薩市場,店鋪基本上都是加價賣,比如官方定價200元的產品店家可能會以230元的價格出售給消費者。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化妝品專營店不良促銷正在進入加速期。以2016年3季度為例,有一大撥連鎖店都做過低至5-6折左右的活動:赤峰旺香婷818狂歡,全場6折;山東百合凱露十一活動護膚品全場5.9折,安徽愛心化妝連鎖14周年店慶全場4.9折;某區域一門店因店鋪形象升級打了全場3.3折,結果導致該區域內所有連鎖門店以及代理商都加入了戰場……剛剛結束的山東小小潤美第5屆美妝節就是以全場6.8折的活動方式舉辦,而昨天剛啟動的第6屆色彩女人節則是以“買100送100”為主打活動。“從活動力度上而言,這兩家力度都不算大,因為很多門店現在都打到了6折、5折甚至更低。消費者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活動力度。“一位同時參加了小小潤美美妝節和洛陽色彩女人節的店主評論到。
“大連鎖可以拿到品牌直供或者是很低的供貨折扣,像我們的門店開在其附近完全沒有競爭力。”很多門店也對這種不健康的低價競爭嗤之以鼻,不愿參與,但在門店服務以及產品無差異的情況下,面臨的就是流量的流失。魚塘就那么大,各個漁夫釣魚的餌以及釣具都相似的情況下,就看哪個漁夫更愿意撒更多的餌,上鉤的魚也就更多。
“就像我的門店,第一次做了一場6折活動想吸引消費者,活動結束恢復原價后,消費者就等著我們再打折或者去其他打折的門店買,這種時候我們只能又反復地做這類的打折活動去黏住消費者,這的確像一個惡性循環。”一位安徽區域的店主這么告訴記者。
那為何門店如此無奈,卻只能打折打的停不下來呢?
從近年的整體市場環境而言,傳統零售業都面臨著零售整體下滑的態勢。零售業整體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模式被顛覆,流量和毛利都被互聯網都給帶走了。“我們現在去化妝品店買東西,都會對比下淘寶的價格,遇到不熟悉的產品也是第一時間上網百度搜索,怕被店家忽悠。”這是一群90后的上班族的實體購物流程,互聯網已經將原先封閉的產業信息如產品信息以及價格更透明化,同樣的產品實體店所面臨的就是消費者的線上比價。
“消費者不會去想實體商家還有房租、人員工資等運營成本,她們所看到的就是你比網上貴!而如果跟線上同價,我們完全沒有利潤空間去給用戶提供良好的購物環境和服務。”在朋友圈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的店家吐槽,這是實體商家所面臨的殘酷現實,但卻不得不應對,所以硬著頭皮打折也成了無奈之舉。
而除了互聯網所帶來的信息透明化,經濟環境所帶來的消費緊縮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以前消費者經濟寬裕的時候,她只需要從5000塊里拿出500塊來消費美容產品,這時候的消費決斷是簡單的,消費者的消費欲望也更強。但是現在她如果身上只有1000塊,你再讓她拿出500塊來消費美容產品就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所以商家就做出更多的有誘惑力的營銷手段來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欲望。
您還未登錄,請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登錄后查看全部內容
本文版權歸“聚美麗”所有
投稿、轉載、合作等事宜請聯系:news@jumeili.cn
未經許可轉載此文,聚美麗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