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文陽是一個細致而謹慎的人,這一點從一個月前丁家宜回歸時他的態度就足以證明。對于之前否認回購丁家宜,莊文陽說,“就好像一壺水,即使是到了99度,我也不能說它就是一壺開水……而今天的丁家宜,已經100度了”。這是莊文陽在正式對外發布公告之前,第一次親口承認丁家宜已經回歸,而所有者和經營者仍舊是他——莊文陽。
坦白說,在采訪前我確實考慮過丁家宜被出售的那些事兒是否該問,該怎么問的問題。不過,很多行業人士給我的反饋是,這不重要。所以,我將核心的問題放在了“未來莊文陽能為丁家宜做什么”這個問題上。畢竟對行業來說,最關注更多的是丁家宜未來究竟能不能做好。世事難料,莊文陽意外的一見面就講起了過去的那些事。
莊文陽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比較有福氣的人,只身一人來到大陸,遇到很多貴人,很順遂地從95年做到10年,才成就了曾經的丁家宜。原先希望把丁家宜上市,但是想到永續經營還是全身而退的問題時,經過斟酌,莊文陽選擇了后者。看中科蒂與丁家宜的品牌互補,且認為還未全部團隊進入中國的科蒂集團,能與丁家宜千百號兄弟和諧相處,莊文陽滿心不舍地將丁家宜嫁給這位十分看好的跨國企業。但事與愿違……如果說嫁出自己親閨女的時候,莊文陽難過得嚎啕大哭,重新接回丁家宜的莊文陽也該喜極而泣了。
回購丁家宜 莊文陽能做好嗎?
鼎盛時期的丁家宜,年回款可以達到近十億;時過境遷,算上通脹和各種環境變化,如今回購丁家宜的莊文陽如果沒有做出20億的業績,似乎就算不上成功。而20億的業績,縱觀本土化妝品品牌,能夠做到的也是屈指可數。早已實現財務自由且年過半百的莊文陽,何苦為難自己?對于這個問題,莊文陽是從另一個角度作答的。
記者:您認為現在的丁家宜要做到幾十億才能算成功呢?
莊文陽:品牌、企業是否永續經營,不能以數字來量化。如果僅僅以數字來衡量,那么,做到100億的品牌會覺得做到20億算是成功嗎?那么比起身價過億的人們,那些生活在鄉間的簡樸的人們是不是也很失敗呢?他們每天只專注于每一棵秧苗的長勢,要知道一顆秧苗可能只有幾百粒稻谷的收獲,但是他們的人生一樣是成功的,并不失敗。所以,我相信一個民族品牌能夠回歸,這本身就是成功的。
但是你要量化為數字,我沒有辦法量化為數字。我有能力,我有信心,把它做成功。至于怎么做,就是秉持著20多年來它的產品質量,像那些插秧的人一樣,認真做。有一次春耕的時候我回家,太陽剛剛升起,一對母子在補秧苗,兒子可能已經40多歲了,媽媽也應該有60多歲了,他們辛苦嗎?肯定辛苦!但是那個照片拍起來一定是幸福爆表的。丁家宜對我來說,意義是一樣的。她一個最大的優勢是從來沒有負面新聞,不管是我經營期間還是在科蒂經營期間。品質是企業的生命,我想20年來,我們秉持這種態度來做事就一定能夠做好。而在央視年初的一份調查中,我們也看到丁家宜的品牌滲透率還保持在3.6%,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指標。
今天,莊文陽的目標并不只是成功,更多的還有幸福。“我的閨女嫁出去,但是沒有過的很幸福,現在這個閨女要回來了,我這個當爹是不是要很開心地迎接她?”所以幸福,是莊文陽的新目標,而所謂成功在幸福這個目標下看起來顯得那么微不足道。
莊文陽的初心真的沒變嗎?
2010年,也就是在丁家宜出售給科蒂的那一年,莊文陽曾謀求回臺灣上市。而最終沒有成行的原因是,上市就意味著永續經營,這個問題難住了莊文陽。
記者:現在與當初創建丁家宜相比,您的初心是否一樣?
莊文陽:我當初過來的時候,別人問我為什么。我說有理想有抱負,但是過的很平凡,所以理想就是不平凡。不想平凡,這是95年的初心。到10年的時候,我好像什么都有了,但是我沒有把企業做上市。如果以企業經營來判斷成功的話,我是成功的,但是那個時候是一個分界點……所以我想說的是初心沒有變,一直是一如既往的不想平凡,只是現在經驗多一點,體力少一點。
記者:重新回購丁家宜之后,您對丁家宜的期望是什么?
您還未登錄,請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登錄后查看全部內容
本文版權歸“聚美麗”所有
投稿、轉載、合作等事宜請聯系:news@jumeili.cn
未經許可轉載此文,聚美麗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