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化妝品新原料和特殊化妝品相關法律、法規越來越完善。
又一批企業被“淘汰”,小微企業如何突破重圍?
通過“貶低同行”、“購買水軍”等行為不正當競爭并不是長久發展之道。
此次因違法經營化妝品的德昭商貿所售的防曬被美妝博主列入“黑榜”,該美妝博主稱是“假洋牌”。
行業正向化發展應尊重原創,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零容忍。
曾被3.15晚會“點名”的藕然嬰寶膚樂膏再度因違禁添加被罰。
電商平臺、頭部主播直播帶貨消費維權輿情主要涉及問題為產品質量、虛假宣傳。
監管收緊之下,原料端在美業中正在被重視。
定制化妝品試點漸“落地”,浦東新區對外征求審查意見。
隨著監管收緊,化妝品小樣的“亂象”有望得到遏制。
“奧運冠軍”塌房,品牌也受牽連。
此次不合格批次產品主要涉及防曬、染發膏、護發、護膚等品類,其中,染發品類占14批次。
2023的“清朗”系列專項行動來臨,這幾大信息值得關注。
醫美不是“法外之地”。
化妝品添加禁用原料屢禁不止,廣州摩欣霏因精華產品檢出“氯苯那敏”被罰。
2024年1月1日,成為化妝品原料注冊備案新條例的“分水嶺”。
抽檢不合格的重災區,防曬產品何去何從。
又有企業因夸大成分含量被罰,前有屈臣氏、黛萊皙,這次的涉事產品為朵拉朵尚精華液。
PFAS引發多國關注,歐洲化學品管理局就PFAS限制提案展開長達6個月的磋商。
監管正持續收緊,對化妝品中添加禁用原料零容忍。
洞察全球美妝趨勢
探索行業增長新路
聚美麗2023年度主題:科學品牌計劃夯實品牌技術基礎,建立產品研發壁壘建立科學傳播體系,塑造新時代強勢品牌